萧山道中(乙未)

古树参差暗,春禽旦暮鸣。
东西开水市,高下筑山城。
翠竹千家静,清江二月平。
昔贤栖隐地,岩壑有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萧山道中(乙未)》是清代乾隆皇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浙江嘉兴人。他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之一,在诗歌理论上推崇姜夔、张炎,与王士祯并称“南朱北王”。他的诗作广受赞誉,有《曝书亭集》留世。

  2. 诗歌原文
    相国既没,距今十有余年,园已废为他室。
    而其中花木之荟萃,足以误日;
    栏槛之回曲,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
    楼阁之高迥,足以挹西山之爽气,如相国在时也。
    庚戌之春,余友杭君大宗来京师,寓居其中。
    余数过从杭君,围以识半野园之概。
    而是时,杭君之乡人有陈君者,亦寓居于此。
    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顾不能意情此园,令工画者为图,而介杭君请余文以为之记。
    夫天下之山水,攒蹙累积于东南,而京师车马尘嚣,客游者往往萦纡郁闷,不能无故土之感。陈君家杭州,西子湖之胜甲于天下。舍之而来京师,宜其有不屑于是园者;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则陈君于为官,其必有异于俗吏之为之己。虽然,士当贫贱,居陋巷,瓮牖绳枢自足也;间至富贵之家,见楼阁栏槛花木之美,心悦而慕之。

  3. 诗词赏析:《萧山道中(乙未)》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江南园林图景,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东西开水市,高下筑山城”一句不仅生动地勾勒出萧山道中的市井生活和山川景色,也反映出诗人对于都市繁华与田园宁静的复杂情感。此外,“桑麻此地安耕作,鼙鼓中原慨将才”表达了诗人对于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忧虑。

《萧山道中(乙未)》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旅行,它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