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参差暗,春禽旦暮鸣。
东西开水市,高下筑山城。
翠竹千家静,清江二月平。
昔贤栖隐地,岩壑有同情。

萧山道中(乙未)

【注释】:

  • 萧山: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 乙未:年号,此诗作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是张可久在杭州任官期间的一首写景之作。
  • 古树参差:形容树木高低错落,繁茂苍劲。
  • 暗:这里指树叶茂盛,遮挡了阳光。
  • 春禽旦暮鸣:春天的鸟儿清晨傍晚都鸣叫。
  • 东西开水市,高下筑山城:描述杭州城东、西两侧有水路和陆路交叉的市场,城上建有城墙,地势高耸。
  • 翠竹千家静:形容竹子郁郁葱葱,一片宁静。
  • 清江二月平:描绘江水清澈,水面平静如镜。
  • 昔贤栖隐地:昔日的贤人隐居之地。
  • 岩壑:山间的洞穴和山谷。
  • 有同情:表达了作者对贤人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的思想情感与自然山水相通。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杭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诗人通过对萧山道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首句“古树参差暗”,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的繁茂和阴暗;次句“春禽旦暮鸣”,则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三、四句则分别从城市和自然两个方面展示了杭州的特色。城市方面,“东西开水市,高下筑山城”既展现了市场的繁荣,又描绘了城市的雄伟;自然方面,则通过“翠竹千家静,清江二月平”两个画面,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最后两句则将读者带入了对古代贤人的怀念之中,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