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客无三径,浮杯自独园。
林栖堪永日,瓢饮坐忘言。
竹户青虫网,荷风翠鸟翻。
更看凉月上,徙倚向南轩。
彝公过(甲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朱彝尊的《彝公过》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文人意境的五言律诗。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是一位杰出的清代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以及在词坛上的成就都为他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体介绍如下:
创作背景:《彝公过》的创作年代不详,但可推测为清初时期的作品。朱彝尊作为清初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之一,其诗歌深受姜夔、张炎的影响,并推崇他们的艺术成就。在朱彝尊的诗作中,他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深刻观察。
诗歌内容:《彝公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中的“迟客无三径,浮杯自独园”表达了作者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远离尘嚣,独享静谧。而“林栖堪永日,瓢饮坐忘言”则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艺术特色:《彝公过》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邃的内涵。首句“迟客无三径,浮杯自独园”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心境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此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青虫网”、“翠鸟翻”、“凉月上”等,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美感,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彝公过》不仅是朱彝尊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还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