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裴公岛,春来几度游。
古墙修竹上,潭水落花浮。
烟雨无人境,山泉放鹤洲。
鸱夷今不见,往事问渔舟。
春晚过放鹤洲(丁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晚过放鹤洲》(丁亥)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作者乘船经过放鹤洲的情景。在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春晚过放鹤洲,
水边风物正清华。
一篙春色去如箭,
两岸桃花笑春风。
首联两句写景。“春晚”点明季节为暮春,时间上与上文的“丁亥年”相对应;“放鹤洲”点出地点,也即题目中的“过”。从字面看,似乎只是写了过洲时所见的景色。然而,“水边风物正清华”,则已暗示出作者对眼前景物的感受:春天的江水波光潋滟,岸边杨柳依依,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秀丽。这既照应了题目中的“春晚”,又引出下文。
颔联两句写舟行之快和两岸风光之美。如果说前两联是从视觉的角度写景的话,那么,这两句则是通过触觉来描写春江的美景。“去如箭”是说船行驶得很快,而“笑春风”则是说两岸的桃花好像在含笑迎人一般。一个“笑”字,生动地写出了桃花的情态,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这两句诗写得极富动感,使人仿佛听到了桨声篙响,看到了桃花争妍斗艳的情景。这样,诗就由远及近,由静而动,将读者引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
尾联两句抒发感慨。“不知”二字表明作者此时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有对春天的喜爱,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伤。他感叹时光易逝,岁月难留,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这种感慨,既是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思考。全诗以写景开始,到抒情结束,中间插入舟行之事,结构紧凑,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