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丙戌)

暝投人外宿,桑柘蔼阴阴。
独树归禽少,平川隐雾深。
松篁初月上,钟磬夕阳沉。
渐觉微风起,寥寥山水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定盦文集》中的《丙戌秋日独游法源寺寻丁卯戊辰间旧游遂经过寺南故宅惘然赋》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独自游览法源寺的经历,以及他在故居前的惘然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个人经历: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是清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思想家。他早年受学于外祖父段玉裁,后来深入研究经世之学,并受到今文学派的影响。
  • 作品内容:《丙戌秋日独游法源寺寻丁卯戊辰间旧游遂经过寺南故宅惘然赋》反映了他晚年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状态。
  1. 诗歌原文
  • 髫年袌秋心,秋高屡逃塾。
  • 宕往不可收,聊就寺门读。
  • 春声满秋空,不受秋束缚。
  • 一叟寻声来,避之入修竹。
  • 叟乃喷古笑,烂漫晋宋谑。
  • 寺僧两侮之,谓一猿一鹤。
  • 归来慈母怜,摩我百怪腹。
  • 言我衣裳凉,饲我芋栗熟。
  • 万恨未萌芽,千诗正珠玉。
  • 醰醰心肝淳,莽莽忧患伏。
  • 浩浩支干名,漫漫人鬼箓。
  • 依依灯火光,去去门巷曲。
  • 魂魄一惝恍,径欲叩门宿。
  • 千秋万岁名,何如小年乐。
  1.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诗中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色和寺庙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
  • 哲理思考:诗中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
  • 艺术手法:诗中使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和形象。

龚自珍的《丙戌秋日独游法源寺寻丁卯戊辰间旧游遂经过寺南故宅惘然赋》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龚自珍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