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偶步

夜永不成眠,疏林明月上。
抚景惜清光,飘然独长往。
野径蛩乱鸣,隔溪人语响。
宿鸟绕树飞,岸草露华朗。
天香随风过,顿觉诗心爽。
弄影发清歌,逍遥脱尘网。
归卧月明处,极浦响渔榜。
四顾尽空明,此景共谁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出偶步》是清末民国初诗人安鉴培创作的一首诗,展现了作者夜游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内心的情感变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夜永不成眠,疏林明月上。
    抚景惜清光,飘然独长往。
    野径蛩乱鸣,隔溪人语响。
    宿鸟绕树飞,岸草露华朗。
    天香随风过,顿觉诗心爽。
    弄影发清歌,逍遥脱尘网。
    归卧月明处,极浦响渔榜。
    四顾尽空明,此景共谁赏。

  2. 作者简介
    安鉴培(1858-1923),字珏生,自号浣花主人,旌义贡生,世居无锡安镇之芙蓉泽上。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而且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作品风格多样,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写自然景观见长。

  3.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月出偶步》通过对月光、树木、昆虫和声音等元素的精细描绘,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晚氛围。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幽静的画卷之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孤独。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的笔触细腻而深刻,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月出偶步》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生活哲理的一种思考和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