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得灵根借绿瓷,深山逸韵有谁知。
同心到此宜纫佩,入室从前已缔思。
芳草可人轻暖日,幽香着意半开时。
好陪绮石滋清露,丹颖珍如五色芝。
盆兰和孙旭堂先生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盆兰和孙旭堂先生韵》是清代安念祖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成就,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及深厚的文化积淀。
诗的开篇“移得灵根借绿瓷,深山逸韵有谁知。”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移植到绿瓷中,并被深山中的隐士所欣赏的情景。这里的“绿瓷”象征着纯净与高雅,暗示了兰花的高洁品质。而“深山逸韵”则描绘了兰花幽雅的香气,以及它超然物外的气质。这种对比,既展现了兰花的超凡脱俗,又暗合了诗人自身的清高品格。
“同心到此宜纫佩,入室从前已缔思。”这句表达了兰花不仅自身美丽,更能与人的心灵产生共鸣,仿佛人们佩戴着它,就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力量。这体现了诗人对于兰花内在美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
第三,“芳草可人轻煖日,幽香着意半开时。”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兰花状态的捕捉,诗人展示了兰花在不同时刻展现的美态。“半开”之时更是其最为动人之处,如同美人半遮面,引人遐想。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主题,让人更能感受到兰花的生命力和美。
“好陪绮石滋清露,丹颖珍如五色芝。”则是诗人对兰花的赞美之词。他想象兰花如同珍贵的五彩灵芝,为居室增添清辉。这种比喻既表明了兰花的珍贵,也显示了诗人将其视为生活美化元素的态度。
《盆兰和孙旭堂先生韵》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兰花的美,还通过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安念祖通过这首作品,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情怀,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