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鸽峰访鹤逸上人

跻攀鸟道石嶙峋,守户曾闻白鹿驯。
泉落洞门空涧冷,风来谷口小庵春。
窗含湖水孤帆影,炉拥茶烟野画频。
遁迹远公仍送客,虎溪何日再逡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鸽峰访鹤逸上人》是一首由清代安兴孝创作的古诗。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哲思的深刻反思。以下是对《白鸽峰访鹤逸上人》的介绍:

  1. 诗人介绍与创作背景
  • 诗人简介:安兴孝,字叔先,号苍崖,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生平及创作活动不详,但其诗歌作品却流传至今。
  • 创作背景:关于《白鸽峰访鹤逸上人》的具体创作时间与背景,目前没有详尽的资料记录。但考虑到安兴孝的创作风格,这首诗很可能反映了他游历名胜时的所感所想,以及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 诗歌内容解析
  • 首联赏析:“跻攀鸟道石嶙峋”,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攀登陡峭山路的险峻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守户曾闻白鹿驯”则通过传说中白鹿的守护,暗示了某种神秘或神圣的氛围。
  • 次联欣赏:“泉落洞门空涧冷”与“风来谷口小庵春”,这两句通过对泉声、涧声的描写,以及小庵春意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 尾联赏析:“窗含湖水孤帆影,炉拥茶烟野画频。”这两句诗通过湖面、孤帆和野画的描绘,展示了一幅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与向往。“遁迹远公仍送客,虎溪何日再逡巡”更是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对未来可能再度隐退的期待。
  1. 艺术特色与价值
  • 艺术特色:《白鸽峰访鹤逸上人》在艺术表现上,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也有对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两者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意境画面。
  • 价值体现:此诗不仅是安兴孝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也是我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隐逸思想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品鉴,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白鸽峰访鹤逸上人》不仅因其优美的诗句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更因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而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