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攀鸟道石嶙峋,守户曾闻白鹿驯。
泉落洞门空涧冷,风来谷口小庵春。
窗含湖水孤帆影,炉拥茶烟野画频。
遁迹远公仍送客,虎溪何日再逡巡。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他在白鸽峰访鹤逸上人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然物外的向往。
诗句释义:
- 跻攀鸟道石嶙峋,守户曾闻白鹿驯:登上攀登着崎岖不平的山路,看到石壁上有一块石头像鸟嘴一样突出,曾经听说有人在这里守门养白鹿。
- 泉落洞门空涧冷,风来谷口小庵春:泉水从山洞中流出,形成一道清冷的溪流,而当风吹过谷口的小庵时,却带来春天的气息。
- 窗含湖水孤帆影,炉拥茶烟野画频:窗户里能映出湖面上孤单的帆船的影子,火炉边常常弥漫着野茶的烟雾,画纸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景色。
- 遁迹远公仍送客,虎溪何日再逡巡:远离尘世隐居生活,仍然有人前来拜访,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回到那宁静的生活。
译文:
登上攀登着崎岖不平的山路,看到石壁上有一块石头像鸟嘴一样突出,曾经听说有人在这里守门养白鹿。泉水从山洞中流出,形成一道清冷的溪流,而当风吹过谷口的小庵时,却带来春天的气息。窗户里能映出湖面上孤单的帆船的影子,火炉边常常弥漫着野茶的烟雾,画纸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景色。远离尘世隐居生活,仍然有人前来拜访,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回到那宁静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白鸽峰访鹤逸上人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超然物外的向往。诗中的“白鹿”、“泉”、“风”等元素,以及“孤帆影”、“野画频”等画面,都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同时,诗人在诗中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