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庭如积水,树影入帘明。
月浸千山冷,风涵万籁清。
酒醒人未睡,夜静雁初鸣。
寂历多秋思,谁能共此情。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内容与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先读懂全诗的内容,然后逐句进行赏析。
“空庭如积水,树影入帘明”,意思是:空空的院子里像积水一样静寂,树影映在窗上,显得格外明亮。“空庭”点出时间是秋天,庭院中一片寂静,只有一阵阵秋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而“如水”则写出了风声的轻细,“树影入帘明”写出了秋意的浓重。这两句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与深刻思考。
“月浸千山冷,风涵万籁清”。意思是:月光洒满青山,使人感到寒气逼人,风拂过万籁俱寂的世界,更显出其清新。“月浸”和“风涵”分别描绘了月色和秋风的景象,“千山冷”“万籁清”则是诗人对这两种景象的感受。这两句诗以景衬情,通过写景来烘托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酒醒人未睡,夜静雁初鸣。”意思是:我酒后醒来,但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中不肯起床;夜已深了,天边传来了第一声雁唳。这两句是说,作者在饮酒之后,久久不能入睡,而夜晚又很安静,所以听到远处传来的雁叫声。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愁苦之情。
“寂历多秋思,谁能共此情?”意思是:在这样的夜里,我不禁想起许多往事,又有谁能够与我共此时的情感呢?“寂历多秋思”,是说自己心中有许多忧愁;“谁能共此情”,是说无人可以分享自己的这份愁苦。
【答案】
译文
空空的院子里像积水一样静寂,树影映在窗上,显得格外明亮。
月浸千山冷,风涵万籁清。
酒醒人未睡,夜静雁初鸣。
寂历多秋思,谁能共此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的抒情小诗。前六句写景,后二句抒情。全诗构思巧妙,层次井然。首句“空庭如积水,树影入帘明”写庭前的积水和树影入帘的明亮,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第二句“月浸千山冷,风涵万籁清”写月色和秋风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气氛。第三句“酒醒人未睡,夜静雁初鸣”写酒醒后夜已经很深了,听到远处传来了雁叫声。最后两句“寂历多秋思,谁能共此情”写自己心中有很多愁苦,没有人能够分享自己的那份愁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夜晚的深深思念和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