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耶溪竹枝词 其二

鸭脚莼生春水绿。
鹿角芰出秋波清。
任教木石心肠硬,未免低回移我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全祖望的《若耶溪竹枝词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这首诗作于清初,诗人通过描绘若耶溪的景致和竹枝词的意境,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下面将围绕此诗展开介绍:

  1. 诗人简介:全祖望,字绍之,号谢山,清代学者、文学家。他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

  2. 创作背景:据记载,全祖望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及广东端溪书院。他的教学风格深受清初学者影响,注重实学。全祖望的创作灵感可能来源于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

  3. 诗歌鉴赏:《若耶溪竹枝词 其二》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若耶溪的美景,诗句“鸭脚莼生春水绿”形象地描述了春天里若耶溪清澈见底的湖水,而“鹿角芰出水波清”则描绘了秋天时若耶溪中荷花盛开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自然景色的美,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4. 思想内涵:全祖望的这首竹枝词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诗中写道“任教木石心肠硬,未免低回移我情”,这表明尽管人有坚强的意志,但面对美景仍然会被打动,情感难以自控。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认识,即即使是坚硬如木石的心肠,也无法抵挡大自然的温柔魅力。

  5. 艺术特色:全祖望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若耶溪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抒情特点,即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哲思。

全祖望的《若耶溪竹枝词 其二》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自然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意的人生哲学诗。它通过描绘若耶溪的自然景观,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人生的深思。这首诗不仅是全祖望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华文化中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