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我过湄园中,先生留我间经筒。
七治仪礼老未竟,上纠康成下继公。
惜我投闲空咄咄,戒我浪游徒匆匆。
速我著书漫忽忽,倚杖而叹神熊熊。
东西宿老沦落尽,岿然灵光世所宗。
其秋示我新雕集,寄声他山错可攻。
长笺亦聊贡一得,谓以寸莛叩巨钟。
谦光一一尽刊削,再索直言资折衷。
三江迢迢未尽达,岂期妖梦告蛇龙。
遗世行世仅十五,尚有秘箧干长虹。
由来旧德为时重,虽复不用亦有功。
试看浮玉山头色,一夜愁云冥蒙蒙。
江东有客近悔过,欲赍絮酒哭幽宫。
尉它拜表去黄屋,孰与汉大敢怙终。
我诗寄声到蒿里,先生一笑降虚空。
望溪侍郎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溪侍郎挽诗》鉴赏
《望溪侍郎挽诗》,全祖望之作,以沉郁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人生落幕时的心境与哀愁。全祖望作为清代文学家,其诗作多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的前半部分,“前年我过湄园中,先生留我间经筒”,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湄园相聚的美好回忆。“七治仪礼老未竟,上纠康成下继公”两句,则揭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之情。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的情感却开始转变。“惜我投闲空咄咄,戒我浪游徒匆匆”,透露出他对于仕途的无奈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速我著书漫忽忽,倚杖而叹神熊熊”,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状态,虽已退隐,但心中仍怀有未竟的事业和对知识的渴望。“东西宿老沦落尽,岿然灵光世所宗”一句,既表现了他对同辈人的悼念,也凸显了自身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责任与自豪。“我诗寄声到蒿里”一句,更是将个人的悲凉情绪推向高潮,同时也表达了对后世的期许。
全祖望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更折射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困境与追求。在国家动荡、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思想情感显得尤为复杂。通过这首诗,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历史时刻下的文化人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与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