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当年恋净土,古田一区避风雨。
至今犹传神旗行,山中父老习不惊。
东村有子埋土室,杜鹃之泪何时绝。
夜夜魂浮一叶轻,来往几度榕江青。
葬录一编那忍读,岁岁山僧墓下哭。
凄风凉月两茫茫,岂不怀归非所望。
孤儿今年辞故里,海风送楫如电驶。
第二碑成拟大书,发扬潜德无剩馀。
此行佳话落人口,岂以穷愁成掣肘。
白头才得展墓门,一恸仰视箕横昏。
而今始毕孤儿事,重泉闻之一笑起。
江头潮落风信催,寒食家家飞纸灰。
精诚呵护有神物,老蛟为君助泣血。
送钱二池之黄檗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钱二池之黄檗山》是一首描写送别情景的古代诗歌,出自明朝诗人全祖望之手。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以下是对该作品的相关介绍:
- 作者简介:
- 全祖望(1604年—1682年),字绍城,号谢山,浙江鄞州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被誉为“史学巨擘”。他的诗文多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尤以历史考据见长,其著作广泛影响了后世的历史学研究。
诗作原文:
漫山黄檗护忠魂,料得玄宫亦倚门。
屈指甬江秋涨动,吾儿此日发江村。诗句解析:
- “漫山黄檗护忠魂”:描述了黄檗山(位于浙江省)被大量黄檗树覆盖的景象,黄檗树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精神。这里的“黄檗”指的是一种植物,也常比喻为坚韧不拔的精神。
- “料得玄宫亦倚门”:此处用到了“玄宫”一词,玄宫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天界或神灵居住之所,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想象友人安息于此地,如同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神灵。
- “屈指甬江秋涨动”:甬江是流经宁波的一条江河,秋天水位上涨,使得河水泛滥,增加了河流的动态美。这里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 “吾儿此日发江村”:这里的“吾儿”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他的朋友的儿子。诗人在这一天离开家乡,前往江边的村庄。这句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以及对儿子未来的祝福和期待。
这首诗不仅是对朋友离去时的深情写照,也是对人与自然之间深厚情感的一次赞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全祖望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