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降生处,岩壑良峥嵘。
一朝桐庐去,老死应客星。
化安瀑泉好,神茭和仙菁。
纵或不思蜀,福地宁忘情。
我思筑双台,东西招精英。
魂盍归乎来,一曲江峰青。
姚江以诗招严子陵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姚江以诗招严子陵魂》并非清代诗人全祖望的作品,而是明代诗人杨慎的诗句。这首诗出自《升庵先生集》卷四十二,是明朝文学家杨慎的作品。
杨慎(1488年—1564年),字用休,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张璁、桂萼、费宏合称“明代四大才子”。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的气势,也有婉约细腻的情感,被誉为明代文坛上的一位多产且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姚江以诗招严子陵魂》是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严子陵的怀念之情。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先生降生处,岩壑良峥嵘。一朝桐庐去,老死应客星。 化安瀑泉好,神茭和仙菁。纵或不思蜀,福地宁忘情。 我思筑双台,东西招精英。 魂盍归乎来,一曲江峰青。
整首诗通过描绘严子陵的故乡以及其山水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敬意。诗中的“桐庐”即今天的浙江省桐庐县,是严子陵的故乡。诗人以此表达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而“客星”则指的是古人认为天上的星星有主星和客星之分,这里可能寓意着严子陵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仍如星辰般照耀着后人。
《姚江以诗招严子陵魂》是明朝文学家杨慎的作品,而非清代全祖望所作。这首诗展现了杨慎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造诣,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