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乌鲁木齐驿壁

撮目孤城上,苍茫见四郊。
斜阳高树顶,残雪乱山坳。
牧马嘶归枥,啼乌倦返巢。
秦兵真耐冷,薄暮尚鸣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乌鲁木齐驿壁》是清代诗人伍弥泰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孤城的高处眺望远方时所见到的苍茫景象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题乌鲁木齐驿壁》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一幅辽阔的自然景色。首联“撮目孤城上,苍茫见四郊”,直接点明诗人站在乌鲁木齐的高处,远眺四周的景象。颔联“斜阳高树顶,残雪乱山坳”,进一步具体描绘了夕阳下树梢的剪影和积雪覆盖的山峦,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壮阔的画面。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律诗形式,结构严谨,音韵和谐,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美学特点。伍弥泰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将夕阳比作树梢的剪影,将积雪形容为鸟儿的巢,这些细腻的描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历史文化背景来看,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政治、军事中心,在清朝时期具有重要的地位。《题乌鲁木齐驿壁》创作于乾隆年间,当时清朝正处于对外扩张和内部治理的关键时期。这首诗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边疆生活的观察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同时,伍弥泰本人也有着复杂的经历。他曾在清朝政府中担任过多个要职,包括散秩大臣、凉州将军、江宁将军等。这些职务让他有机会深入了解边疆的风土人情,从而在他的诗歌中得以体现。

《题乌鲁木齐驿壁》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承载着历史、文化与个人情感的作品。通过这首诗,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伍弥泰卓越的诗歌才华,还能了解到清朝新疆地区的风貌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