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凛旦明,尚无惭于尔室;
地名循惠,用顾畏乎民岩。
惠州郡署大门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惠州郡署大门联”是清代诗人伊秉绶创作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不仅体现了伊秉绶的文才和审美情趣,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作者介绍:伊秉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其作品广泛涉及诗歌、赋、散文等多种文体。他以严谨的学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尤以书法和篆刻闻名于世。
对联内容:“天凛旦明,尚无惭于尔室;地名循惠,用顾畏乎民岩。” 这副对联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崇高的道德理念和对民众的关爱之情。上联“天凛旦明,尚无惭于尔室”意味着在严冬中,仍应保持光明正直的心态,不愧对自身居所。下联“地名循惠,用顾畏乎民岩”则强调了官员应遵循道德规范,为民服务,不敢有丝毫懈怠。整副对联透露出一股清正廉洁、为官从政的高尚情操。
历史背景:伊秉绶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进士,历任多个官职,最终出任广东惠州知府。在其任内,他铲除匪患,勘灾亲阅手记,展现了他对职责的忠诚和对百姓的深切关怀。
艺术价值:这副对联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也是书法艺术中的珍品。其中“天凛旦明”四字的笔画流畅有力,“循惠”二字则显得稳重典雅,整体布局和谐统一,展现出极高的书写艺术水平。
社会影响:伊秉绶的这副对联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鼓励人们追求高洁的品格,坚守正义和清廉的为官之道,成为后世士人学习的典范。
这副对联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艺术品,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通过对这副对联的阅读与理解,可以更好地领会到古人的道德修养和为官理念,从而在现代生活中汲取智慧,提升个人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