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馀春慢 感遇

十载看花,三秋折柳,历尽怒涛奔濑。
骄啼蹀躞,迅羽飘飏,金紫视同拾芥。
犹记初登凤台,遥望三山,一樽曾酹。
叹孙刘、当日虎争龙战,几番成败。
谁料着、豪气横空,飘然万里,兀未还完书债。
狼毫秃尽,鸲眼磨穿,近日无文可卖。
叵耐西风赚人,去日苦多,英雄无赖。
问苍天、玉薤金齑,何似那蓬池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洢的《惜馀春慢·感遇》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
  • 石洢的生平:石洢,号紫岩,清代诗人。据《中国文学大辞典》记载,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石洢一生创作颇丰,但流传下来的作品并不多,因此其真实生活和创作经历仍有许多未知。
  • 作品影响:虽然关于石洢的生平资料不多,但他的诗歌却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他的诗作以抒情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1. 作品原文
  • 十载看花,三秋折柳,历尽怒涛奔濑。骄啼蹀躞,迅羽飘飏,金紫视同拾芥。犹记初登凤台,遥望三山,一樽曾酹。叹孙刘、当日虎争龙战,几番成败。
  • 谁料着、豪气横空,飘然万里,兀未还完书债。狼毫秃尽,鸲眼磨穿,近日无文可卖。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密切相关。在清代,文人的生活往往受到严格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的限制。石洢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和心灵的压抑。
  • 个人境遇:石洢的个人境遇也为其诗歌增添了深刻的时代印记。他可能经历了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挫折,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石洢在这首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怒涛”、“金紫”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 语言风格:石洢的语言风格简洁明了,但不失深度。他能够在短短的诗句中表达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1. 主题思想
  • 人生感慨: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的感慨。《惜馀春慢·感遇》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感受,表达了对人生起伏不定、命运多舛的深刻理解。
  • 英雄壮志:诗中还体现了一种英雄式的气概,通过对比孙刘(指三国时期的刘备和孙权)的英雄事迹,表达了诗人自己豪迈不羁的精神风貌。

石洢的《惜馀春慢·感遇》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历史感悟的诗歌,也是一部反映清代社会风貌和文人精神的历史文献。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