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浩感

男儿慷慨,任牢骚、不作悲秋形状。
痛饮中山千日酒,按下虹霓万丈。
箭冷穿雕,人闲射虎,霹雳弦声响。
封侯已矣,东园瓜圃无恙。
为问百石强弓,何如一子,投笔惊悲壮。
三十年来如梦里,老却修眉雄颡。
故李将军,灞陵都尉,呵止荒亭上。
长风天末,会须剪破惊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字令·浩感》是一首由清代诗人石洢创作的古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石洢,作为一位生活在清代的诗人,他的创作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文人的思想情感。石洢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这在《百字令·浩感》中得到了体现。
  2. 诗歌原文:男儿慷慨,任牢骚不作悲秋形状。痛饮中山千日酒,按下虹霓万丈。箭冷穿雕,人閒射虎,霹雳弦声响。封侯已矣,东园瓜圃无恙。为问百石强弓,何如一子,投笔惊悲壮。三十年来如梦里,老却修眉雄颡。
  3. 主题思想:这首诗歌的主题是关于英雄气概和不屈精神的颂扬。通过对“男儿慷慨”的形象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英勇豪迈的赞美,同时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对现实不满及追求理想的决心。诗中“为问百石强弓,何如一子,投笔惊悲壮”一句,更是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亡紧密相联,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4. 艺术特色:该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语言的精炼与意象的强烈。例如,“痛饮中山千日酒,按下虹霓万丈”不仅描绘了一幅宏大的景象,还传达了一种豪放洒脱的情绪;而“为问百石强弓,何如一子,投笔惊悲壮”则通过强烈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和不屈的意志。这种艺术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力量感和情感深度。
  5. 历史背景:石洢的创作背景也值得注意。他生活在清朝晚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社会转型的历史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被激发出来,转化为了诗歌中的深刻内涵。
  6. 文化意义:《百字令·浩感》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也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心态、社会变迁以及他们的文化追求。

《百字令·浩感》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