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擎盖荷珠

数亩芳塘花未开。
荷珠清露落莓苔。
雨凉翡翠摇歌扇,风弄蜻蜓逐水隈。
乳燕舞,晓莺来。
炎天还似未春回。
葛衣日暮丝丝冷,丹槛泉声处处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擎盖荷珠》是清代康熙皇帝玄烨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感悟。下面对这首词的具体分析如下:

  1. 创作背景
  • 《鹧鸪天·擎盖荷珠》的创作年份是清朝顺治帝三子玄烨在位期间,即清圣祖康熙皇帝时期。
  • 玄烨作为清朝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时间长达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的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
  1. 诗词原文
    数亩芳塘花未开。荷珠清露落莓苔。雨凉翡翠摇歌扇,风弄蜻蜓逐水隈。乳燕舞,晓莺来。炎天还似未春回。葛衣日暮丝丝冷,丹槛泉声处处催。

  2. 诗句解析

  • “数亩芳塘花未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期待。芳塘指的是美丽的池塘,而未开的花朵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荷珠清露落莓苔”,荷珠指的是荷叶上的露珠,清露意味着清新的早晨。莓苔则是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是指苔藓覆盖的地面。整句诗描绘了初夏清晨,露珠落在苔藓上的美景。
  • “雨凉翡翠摇歌扇,风弄蜻蜓逐水隈”,翡翠在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荷叶的颜色,摇歌扇则描绘了女子轻扇的情景。蜻蜓追逐着水边的昆虫,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 “乳燕舞,晓莺来”,乳燕和晓莺都是春日的象征,它们的到来预示着夏天的临近。
  • “炎天还似未春回”,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虽然炎热的夏天已经来临,但感觉上似乎春天尚未真正到来。
  • “葛衣日暮丝丝冷”,葛衣指代的是夏季的衣服,日暮时衣物感到丝丝寒冷,反映了夏日中午时分的气候特点。
  • “丹槛泉声处处催”,丹槛指红色的栏杆,泉声则指的是水声。整句诗描绘了夏日傍晚,泉水的声音不断传来,催促着人们休息或归家。

《鹧鸪天·擎盖荷珠》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词,也是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的体现。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的赞美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