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言怀

黄舆奠四极,海外皆来臣。
眷言漠北地,㷀㷀皆吾人。
六载不遑息,三度勤征轮。
边柝自此静,亭堠无烟尘。
兵革方既偃,风教期还淳。
兴廉遵昔轨,崇文育群伦。
所用惟才俊,非仅荣簪绅。
尔俸与尔禄,脂膏出细民。
永念固邦本,不愧王国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凯旋言怀》是清代诗人玄烨创作的一首古诗,全诗通过描绘边疆的安定和战争的结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与百姓生活的关心及对未来的期望。以下将对这首诗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清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期间为1661年至1722年。他在位时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社会措施,使得清朝国力增强,社会稳定。
  1. 作品原文
    黄舆奠四极,海外皆来臣。
    眷言漠北地,㷀㷀皆吾人。
    六载不遑息,三度勤征轮。

  2. 内容解析

  • 第一句“黄舆奠四极”:描述皇帝的战车抵达四方极远之地,象征着国家的辽阔和疆域的稳固。
  • 第二句“海外皆来臣”:意味着海外诸国都臣服于大清,表明了清朝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 第三句“眷言漠北地”:表达了对北方边疆地区的关注和思念,体现了清圣祖对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
  • 第四句“㷀㷀皆吾人”:用“㷀㷀”形容人民,意味着每一个国民都是国家的一份子,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 第五句“六载不遑息”:说明在位六年间,清圣祖未曾停止过征战,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 第六句“三度勤征轮”:表示他多次亲征,反映了其对国家大事的投入和努力。
  1. 艺术特色
  • 意境高远:诗歌通过宏大的意象展现了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团结。
  • 情感真挚: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凯旋言怀》不仅记录了一段历史时期的政治风貌和社会状况,也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怀和时代精神。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