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江南大小诸吏

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
时巡历此疆,民事日探剖。
风俗贵淳庞,纷奢讵能久。
澄清属大吏,表率群僚首。
郡县布慈和,恺悌歌父母。
民者国之本,生计在畎亩。
六府既孔修,三事安可后。
教化默转移,各须尽官守。
户使敦诗书,人知崇孝友。
庶几远迩氓,皞皞登仁寿。
诰诫申予怀,斯言慎不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示江南大小诸吏》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清朝皇帝玄烨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玄烨在巡游江南时所作,旨在强调地方官员治理民事、注重风俗教化的重要性,体现了其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心及治理理念。

玄烨,即清圣祖康熙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了文武兼施的治国策略,政绩卓著。他不仅关注国家的宏观治理,也深知民间疾苦,通过诗文等形式表达他对百姓生活的关切以及对地方官治理的期待。

《示江南大小诸吏》中的“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两句,既描绘了江南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兴盛,又表达了对这一地区深厚的感情。诗人通过对当地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财富来源的地位,以及作为文化汇聚之地的魅力。

诗中“时巡历此疆,民事日探剖”的部分,反映了玄烨巡视各地的情景,并时刻关注民生问题,深入实际了解民情,解决民众的实际困难。这不仅体现了其作为一国之君的责任感,还显示了其务实亲民的态度。

诗中的“风俗贵淳庞,纷奢讵能久”则强调了社会风气对于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性。玄烨认为,一个重视道德风尚、反对奢靡之风的社会才能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这反映了他对于国家治理和文化教育的重视,也表达了他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诗中的“教化默转移,各须尽官守”表明玄烨认为教育和教化是提升国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他强调各级官员应当致力于教化工作,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教育民众,从而共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示江南大小诸吏》不仅是一首反映玄烨个人政治思想和治国方略的诗作,更是一份对当时社会状况和治理经验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玄烨的政治理念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实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