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长城岭至台怀

山行竟日夕,风景一以殊。
万马鱼贯前,宛若登天衢。
云际冠层峰,雪外辨修途。
丛卉未甲坼,寒禽互喧呼。
曲涧响环玦,空籁鸣笙竽。
纵乏绮丽观,烟萝澹相娱。
流览多所欣,未觉道路纡。
五台遥入抱,郁郁诚灵区。
翠微未及上,身已临清都。
佳气惬遐赏,旷怀抗远图。
陶唐此故土,馀泽仍渐濡。
刻玉缅往迹,游河景前模。
载咏蟋蟀吟,遗风今有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长城岭至台怀恭依皇祖元韵》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赞美,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涵和历史价值。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

  1. 诗歌原文:《自长城岭至台怀恭依皇祖元韵》全文如下所示:
    山行竟日夕,风景一以殊。 万马鱼贯前,宛若登天衢。 云际冠层峰,雪外辨修途。 丛卉未甲坼,寒禽互喧呼。 曲涧响环玦,空籁鸣笙竽。 纵乏绮丽观,烟萝澹相娱。 流览多所欣,未觉道路纡。 五台遥入抱,郁郁诚灵区。 翠微未及上,身已临清都。 佳气惬遐赏,旷怀抗远图。 陶唐此故土,馀泽仍渐濡。 刻玉缅往迹,游河景前模。 载咏蟋蟀吟,遗风今有无。
  2. 作者介绍:玄烨(1654—1722年),即清圣祖康熙皇帝,系清世祖顺治皇帝第三子,于八岁时即位,在位六十一年。他执政期间,文武兼施,政绩卓著。
  3. 诗作背景:《自长城岭至台怀恭依皇祖元韵》的创作时间,据传为乾隆帝西巡时所作,此次行动不仅是对佛教圣地五台山的朝拜,也是对清朝历代帝王文治武功的一次回顾和颂扬。
  4. 诗歌内容分析:诗中的“山行竟日夕,风景一以殊”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连绵不断的山脉中,所见风景各异的情景。“万马鱼贯前,宛若登天衢”则形象地表现了队伍行进时的壮观场面,如同通往天际的道路一般。“云际冠层峰,雪外辨修途”则进一步强调了路途的艰难与美丽并存。
  5. 文化意义解读:通过对五台山这一佛教圣地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以及对佛教文化传承的珍视。此外,诗歌还反映了清代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自长城岭至台怀恭依皇祖元韵》不仅是一首描写山水之美的古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自豪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