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绝顶树参差,落日还营过竹篱。
念及凌烟留姓字,独于古壁一题诗。
晚过李靖庵二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过李靖庵二首·其二》是清代皇帝玄烨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从诗的原文、作者、主题、风格和背景等角度进行详细介绍:
原文:
苍茫绝顶树参差,
落日还营过竹篱。
念及凌烟留姓字,
独于古壁一题诗。作者: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其年号为“康熙”。他是满族人,被尊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主题: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经过李靖庵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苍茫绝顶树参差”描绘了山巅的景象,而“落日还营过竹篱”则表现了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竹篱上的美丽画面。诗人在此地想起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凌烟”,并由此触发了对古代英雄的怀念之情,最终在古壁上留下了自己的诗句。风格: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能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又充满历史气息的傍晚。同时,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传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的缅怀。背景:
创作此诗的具体背景不详,但根据诗的内容和风格推测,这可能是在一次巡视或者游玩的过程中所作。当时可能正值秋季,山峦苍茫,夕阳西下,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壮美,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晚过李靖庵二首·其二》不仅展示了清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的文化和诗歌艺术,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和历史的热爱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