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山路口号

荒屋山中月色阑,秋高边塞正风寒。
羊肠石道临泉水,已静人声足旷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起山路口号》是清朝诗人玄烨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1. 作者介绍:玄烨(1654年-1722年),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1661年—1722年在位),清朝第四位皇帝,康熙帝(1661年—1722年在位)。他的年号为康熙。蒙古人尊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语言质朴,深受后世推崇。

  2. 诗歌原文:《晓起山路口号》全文如下:
    荒屋山中月色阑,
    秋高边塞正风寒。
    羊肠石道临泉水,
    已静人声足旷观。

  3. 诗歌解析:《晓起山路口号》通过描绘一幅清晨山路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超然。《晓起山路口号》不仅体现了玄烨作为一位皇帝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也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才华。诗中的“荒屋山中月色阑,秋高边塞正风寒”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传递出一种凄美和苍凉的感觉。而“羊肠石道临泉水,已静人声足旷观”一句则描绘了一幅寂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晓起山路口号》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玄烨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