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屋山中月色阑,秋高边塞正风寒。
羊肠石道临泉水,已静人声足旷观。
【注释】
晓:早晨。山中月色阑珊:指山居的夜晚月光已隐,天未亮。阑珊:残败、凋落的样子。
羊肠石道:形容山路狭窄曲折。
已静人声足旷观:指山中寂静无声,可以远眺四周的风景。
【赏析】
这首诗是写秋日山居的景色和心境。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恬淡,意境清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首联“荒屋山中月色阑”,描写了山居的夜景。“荒屋”一词,写出山居环境的破败荒凉。山居的环境虽不华丽,但有“月色阑珊”之美景,也足以使人陶醉。
颔联“秋高边塞正风寒”描写了边塞秋日的景象。“秋高”点明时间季节,“边塞”表明地点,“正寒”则突出了气候特征。诗人在秋天登上高山,看到一片辽阔的荒漠,风劲沙飞,寒意逼人。
颈联“羊肠石道临泉水,已静人声足旷观”描写了山中石路和泉水。“羊肠石道”形容道路狭窄曲折如同羊肠一般。“临泉水”点明位置,“已静”二字写出了周围环境静寂无声,只有泉水潺潺流淌的声音。“足旷观”三字写出了作者对这种安静的环境和景色的欣赏之情。
尾联“已静人声足旷观”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已静”一词,写出了周围的环境寂静无声,只有泉水潺潺流淌的声音。“足旷观”三字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安静的环境和景色的欣赏和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