煇煌明辇道,将晓漏声残。
秋月西山落,金风北野寒。
望陵悲树色,就景盼云端。
每念芳华日,漙漙露未干。
【注释】
沙河:古地名,在今陕西。辉煌:明亮耀眼。明辇道:明亮的御路,指皇帝的车驾。将晓:将近天亮时。漏声残:指时间接近拂晓时分。秋月:秋天的月亮。西山:指终南山,在长安南面。落:落下。金风:秋风。北野:北方的田野。寒:寒冷。漙漙:形容露水晶莹的样子。芳华日:指美好的青春时代。漙漙:露水未干的样子。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据《旧唐书·肃宗纪》记载,至德元年九月,肃宗即位后,改元至德,这时诗人正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这首诗就是他在途中写的。
首句“辉煌明辇道”,点出地点和环境气氛。“将晓漏声残”点出时间是黎明时分。“秋月西山落”,描写的是深秋时节西面的山头挂着一轮秋月的情景。“金风北野寒”,写秋风劲吹,北地田野一片萧瑟景象。三、四两句写自己所见所感。“望陵悲树色”,“就景盼云端”,写诗人站在路边,远眺终南山下的祖坟,只见那棵古老的柏树上,树影斑驳,令人产生无限遐思,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每念芳华日,漙漙露未干”,诗人回忆起自己青春年少时,那时的露水还未干,正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时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全诗以明快的语言,抒发了诗人离别故土时的依依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