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塞双崖出,丹梯百尺悬。
草香遮细路,树老卧晴烟。
地为时巡到,山当隘口偏。
何年留石室,驻马望层巅。

紫塞双崖出,丹梯百尺悬。
草香遮细路,树老卧晴烟。
地为时巡到,山当隘口偏。
何年留石室,驻马望层巅。

诗句翻译

  • “紫塞双崖出”:描述喜峰口两侧的山峰如同紫色的要塞一般突出。
  • “丹梯百尺悬”:形容悬崖上有一条高耸的梯子,颜色如丹砂般鲜艳,高达百尺。
  • “草香遮细路”:小路周围长满了草,香气四溢,遮掩了路径。
  • “树老卧晴烟”:树木因年代久远而显得苍老,它们的倒影在晴朗的天空中形成一片烟雾。
  • “地为时巡到”:此处指皇帝为了巡视边疆而来到此地。
  • “山当隘口偏”:山势陡峭,位于关口的一侧。
  • “何年留石室”:问句表达出一种对古迹的怀念和对历史的好奇。
  • “驻马望层巅”:停下来骑马望向山顶,表达了对高处美景的欣赏和留恋。

注解与赏析

  • 紫塞双崖出:这里的“紫塞”指的是边塞地区,通常指边界或边境地带。双崖指的是喜峰口两侧的山峰,它们突出地表,形成了壮观的自然景观。这种描述不仅描绘了地形的险峻,也暗示了边疆的紧张氛围和边防的重要性。
  • 丹梯百尺悬:这里的“丹梯”形象地描述了一条悬挂于悬崖上的红色梯子,高度达到百尺。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也可能象征着权力和威严的象征,因为在古代,皇帝亲临边疆是一种展示国家力量和权威的行为。
  • 草香遮细路:这句诗通过“草香”和“细路”这两个细节,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幽美的氛围。草木茂盛的地方往往给人一种平和、舒适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这片地方可能较为偏远和原始,远离尘嚣。
  • 树老卧晴烟:这里的“老”字用来形容树木,说明这些树木经历了长时间的风霜雨雪,已经变得苍老。同时,“卧”字则描绘出树木倒映在晴朗天空中的影像,如同一幅水墨画般自然而富有诗意。
  • 地为时巡到:这里的“时巡”可能是指皇帝定期巡视边疆的情况,强调了皇帝对于国家的关心和责任。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视以及对边疆地区的关注和保护。
  • 山当隘口偏:这里的“当”字表明了位置的特殊性,山峦位于关口的一侧,可能意味着这里地势险要,是战略要地。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自然景观的特点,也暗示了这个地方在历史上可能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 何年留石室:这个问题表达了一种对历史遗迹的好奇和留恋,询问是否有人曾经在这样的地方停留过,是否有故事可以讲述。这种提问方式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可能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 驻马望层巅:这里的“驻马”形象地描绘了皇帝骑马停下的情景,可能是因为他看到了令其印象深刻的景象或感受到了某种情感的触动。而“望层巅”则表达了对高处美景的欣赏和留恋,可能是在欣赏日出或日落时分的风景。

《巡幸出喜峰口过黄土岩》这首诗通过对喜峰口周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历史的厚重。诗人通过对紫塞双崖、丹梯、草丛、树木等自然元素的描写,构建出一个既具象又富有象征意义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帝王对于国土和边疆的关怀及其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