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过江至常州府杂咏四首 其三

夜过丹阳道,红尘不染帆。
氤氲存五内,浩气托经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过江至常州府杂咏四首 其三》是清代玄烨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玄烨,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文化艺术方面,他大力支持文人雅集和诗词创作,使得清朝的诗歌艺术呈现出繁荣景象。
  1. 诗歌原文
    夜过丹阳道,红尘不染帆。
    氤氲存五内,浩气托经函。

  2. 诗歌解析

  • 夜过丹阳道:这句描绘了诗人在夜色中经过丹阳道的场景。丹阳,古称延陵、延陵县,今江苏镇江境内有延陵古镇,这里历史上曾是吴国和东晋的重要港口,因而成为江南重要的交通要道。
  • 红尘不染帆:诗人通过“红尘”一词,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的心境,如同不沾世俗尘埃的帆一般洁净。
  • 氤氲存五内:“氤氲”形容气氛浓厚而温暖,这里指代的是诗人心中的浩然正气。“五内”是指内心,诗人通过“存五内”表现了自己的高尚情操。
  • 浩气托经函:这里的“经函”指的是经书,象征着知识和智慧。诗人将自身的浩气比喻为承载这些知识的载体,意味着自己的精神境界高洁且富有内涵。

《自过江至常州府杂咏四首 其三》不仅体现了玄烨作为一位帝王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