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泛舟赐内大臣侍卫宴

锡宴公卿礼数隆,浴兰令节泛翔鸿。
波开舟楫迎仙仗,岸转旌旗骤玉骢。
积翠香蒲经宿雨,轻烟宝幄散薰风。
臣民共乐升平日,畅饮何论灞浐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日泛舟赐内大臣侍卫宴》是一首描绘清朝皇帝康熙帝在端午节举行宴会的古诗。这首诗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场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和文化氛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五日泛舟赐内大臣侍卫宴》这首诗创作于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这是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各种习俗。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皇帝和大臣们会乘船游赏西苑,并在南台欢宴至暮。
  2. 文学价值与意义:《五日泛舟赐内大臣侍卫宴》作为一首古诗,其艺术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佳节皇家游宴的盛况;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波开舟楫迎仙仗,岸转旌旗骤玉骢”等,生动地展现了皇家的气派;其三,诗作还体现了清代宫廷文化的独特韵味,为研究清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 历史影响:《五日泛舟赐内大臣侍卫宴》在历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乾隆时期,圆明园中的望瀛洲亭也曾举办类似活动,这表明这种庆祝方式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玄烨所作的《五日泛舟赐内大臣侍卫宴》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清代宫廷生活和社会风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长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