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蔟初分来万国,融融淑景动青阳。
曈昽翠盖祥云覆,缥缈兰宫瑞气扬。
节遇三元开宝历,时逢四始奉霞觞。
山呼拜舞臣民乐,愿颂千年正未央。
元旦慈宁宫行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旦慈宁宫行礼毕御殿受贺》是清代诗人乾隆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元旦,展现了清朝宫廷的礼仪和庆典氛围,同时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即清高宗,年号为“乾隆”。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君主,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着杰出的表现,而且在文化艺术上也有着深厚的造诣。
诗词原文:《元旦慈宁宫行礼毕御殿受贺》太蔟初分来万国,融融淑景动青阳。曈昽翠盖祥云覆,缥缈兰宫瑞气扬。节遇三元开宝历,时逢四始奉霞觞。山呼拜舞臣民乐,愿颂千年正未央。
诗词鉴赏:这首诗描绘了元旦期间,皇帝在慈宁宫接受百官拜礼、庆祝新年的场景。诗中的“太蔟”是指古代音乐的一个音名,象征着和谐与喜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宏大,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历史文化背景: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文化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乾隆帝作为清朝的统治者,他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之一。在文化上,乾隆帝大力支持和推广传统文化,同时也吸收和融合了外来的文化元素。这首诗的创作和流传,不仅是对乾隆帝个人文化的一次回顾,也是对清代历史和文化的一次总结和致敬。
《元旦慈宁宫行礼毕御殿受贺》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反映了清朝宫廷的盛大和辉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代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和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