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绝顶三首 其一

上盘绝顶俯神京,九月登山积翠晴。
荒寺日高人少至,野林烟静鸟无声。
道中勒马观风景,涧下留銮爱水清。
纵目徘徊犹不尽,氤氲缥缈海云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盘山绝顶三首·其一》是清代玄烨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北京神京的俯瞰和对自然界景色的赞赏。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3日),清朝第四位皇帝,康熙帝第九子,生于北京雍和宫。他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盛世君主。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康熙盛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1. 诗歌原文:《盘山绝顶三首·其一》
    上盘绝顶俯神京,九月登山积翠晴。
    荒寺日高人少至,野林烟静鸟无声。
    道中勒马观风景,涧下留銮爱水清。
    纵目徘徊犹不尽,氤氲缥缈海云轻。

  2. 诗句解析

  • 上盘绝顶俯神京:这句表达了作者登上盘山绝顶后,俯瞰整个京城的神韵和美丽。这里的“神京”指的是北京,诗人通过对景的感受,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敬意。
  • 九月登山积翠晴:描述了诗人在九月这个季节里,登山时的景色。这里的“积翠晴”描绘了山上的翠绿植被覆盖着晴朗的天空,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 荒寺日高人少至:这句描写了寺庙在清晨时分的景象。“日高”指的是太阳升得很高,而“人少至”则表达了寺庙中人迹罕至的宁静。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寺庙的幽静之美。
  • 野林烟静鸟无声: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宁静和和谐。烟雾缭绕的树林和鸟儿的安静鸣叫,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 道中勒马观风景,涧下留銮爱水清:在这里,诗人通过勒马停步欣赏风景的动作,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尊重。同时,“涧下留銮”也表达了诗人对清澈流水的喜爱,这种美的体验让他流连忘返。
  • 纵目徘徊犹不尽,氤氲缥缈海云轻: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之情。他站在高处,放眼望去,仍然感到眼前的景色无法完全尽收眼底。而远处海云的轻盈飘渺,则更增添了诗作的诗意和美感。

《盘山绝顶三首·其一》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而且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