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自纯坤起,阴阳由静生。
飞灰识地气,吹律考中声。
六甲周天运,九畴味道精。
非图穷理誉,本末近分明。
冬至读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至读易》—— 玄烨的哲思诗篇
在寒冷的冬至时节,人们往往会寻找温暖的心灵慰藉。清代诗人玄烨所创作的《冬至读易》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心灵体验。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玄烨深邃的思想,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哲理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复自纯坤起,阴阳由静生。” 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界万物生长的过程,从纯坤(大地)中诞生,阴阳二气因静止而产生。这种描述不仅揭示了宇宙生成的奥秘,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刻洞察的眼光。
玄烨在诗中继续写道:“飞灰识地气,吹律考中声。” 这是说通过观察细微的自然现象,可以洞悉天地间的和谐秩序。这种观察力和领悟能力,正是中国古代文人所倡导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体现。
“六甲周天运,九畴味道精。” 这里的“六甲”和“九畴”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和历法中的概念,分别象征着时间和空间。玄烨在这里用这两个概念来比喻宇宙运行的规律和时间的精确。他通过对这些概念的阐述,展现了自己对宇宙法则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玄烨在诗中强调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非图穷理誉,本末近分明。” 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学问不在于追求虚名,而在于追求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这是一种对知识和真理的深刻追求,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哲学的思考。
《冬至读易》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和文化的沉淀。它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对自然的理解,更让我们在现代生活中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寻找到心灵的平静和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