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自纯坤起,阴阳由静生。
飞灰识地气,吹律考中声。
六甲周天运,九畴味道精。
非图穷理誉,本末近分明。
冬至读易
复自纯坤起,阴阳由静生。
飞灰识地气,吹律考中声。
六甲周天运,九畴味道精。
非图穷理誉,本末近分明。
诗句注释:
- 复自纯坤起:从纯粹的坤象开始。坤代表地,这里指从地球的原始状态开始。
- 阴阳由静生:阴阳(天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从静止的状态中产生的。
- 飞灰识地气:通过观察空气中的灰尘来感知大地的温度和湿度变化。
- 吹律考中声:利用古代的律管(一种乐器)来测试空气中的音调,从而了解季节的变化。
- 六甲周天运:古代天文学中用六甲(即干支纪年法中的六个甲子)来标记一年的运行。
- 九畴味道精:九畴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概念,这里可能指的是对宇宙万物的理解与体验。
- 非图穷理誉:并不是通过图画或图像就能完全理解事物的本质和价值。
- 本末近分明:事物的根本和次要部分都能得到清晰的界定。
译文:
从纯粹的坤象开始,阴阳是由静止中产生的。
通过观察空气中的灰尘来感知大地的温度和湿度变化。
利用古代的律管来测试空气中的音调,了解季节的变化。
利用六甲标记一年的运行。
对宇宙万物进行深入的体验和理解。
不是通过图画或图像就能完全理解事物的本质和价值。
事物的根本和次要部分都能得到清晰的界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冬至时节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本质的理解。首先,诗人从地球的原始状态开始,引出了阴阳的产生,象征着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的初始状态。接着,诗人通过观察天气和声音的变化,进一步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在古代天文学和律管的使用上,诗人展示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力。最后,诗人提出了“非图穷理誉”的观点,强调了理解事物本质的重要性,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以及对事物本质追求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