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晚雪

七月伤多雨,三冬少问天。
晴开逾至日,云作近新年。
猎雪宜岐麦,银花润早田。
心劳催短鬓,忧乐验谁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苑晚雪》是清代诗人玄烨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变迁的深刻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忧虑。玄烨,即康熙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61年,建立了文治武功并重的盛世景象,其诗歌作品多反映当时的政治、社会及个人心境。

诗中“七月伤多雨,三冬少问天”两句,描绘了季节变换对心情的影响。夏季连绵的雨水让人感到压抑,冬季的寒风则让心灵更加寒冷,这种天气变化往往伴随着政治上的不稳定,使得诗人内心倍感凄凉。“晴开逾至日,云作近新年”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虽然天气晴朗,但新的一天总是带着未知的挑战和机遇,而“新”字在这里也隐喻着新的开始和挑战。

猎雪宜岐麦,银花润早田。这两句描绘了狩猎和农田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和自然环境的和谐。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普通民众辛勤劳作的尊重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心劳催短鬓,忧乐验谁先。诗人在感叹岁月无情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认识到无论是快乐还是忧愁,都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部分,而这些体验最终都会留下痕迹。

《南苑晚雪》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意的政治寓言。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这首诗体现了玄烨作为一代帝王的深邃思想和丰富情感,是研究清初历史与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