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伤多雨,三冬少问天。
晴开逾至日,云作近新年。
猎雪宜岐麦,银花润早田。
心劳催短鬓,忧乐验谁先。
南苑晚雪
《七律·南苑晚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写天气之变,颔联写雪后之景,颈联写雪后农忙之苦,尾联写雪后人之愁苦。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意境清新高远,情感真挚感人,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
【注释】:
- 南苑:唐宫苑名,在长安城东南。
- 三冬(dōnɡ):冬季三个月。
- 逾:超过。
- 云作近新年:指雪后云开,接近新年了。
- 岐麦:歧山的小麦。歧州、岐山县,今陕西宝鸡县东,位于岐山一带。
- 银花润早田:形容雪花像银花一样洒在田间。
- 心劳催短鬓:心里忧愁烦乱,催促人衰老。
- 忧乐:忧虑与欢乐。
【赏析】:
这首诗以“南苑晚雪”为题,借雪景抒怀,表现了诗人对国计民生的关怀。
前四句写天时物候,首句写七月的多雨,次句写三冬的少晴天,末句写晴后的雪霁。这四句诗,一气呵成,气象阔大,气象万千。“七月伤多雨”“三冬少问天”,从季节变换中,写出了气候的多变。“晴开逾至日,云作近新年”,晴日来临,云消雪霁,又到了新年。这样,不仅写出了天气的变幻,而且显示出自然界万物生长、循环不已的规律性。
中间四句写雪景及雪后农活。“猎雪”二字,把雪下得更紧了。“银花润早田”,是说积雪像银花一样晶莹透亮,滋润着早春的田野。这两句诗写雪景,写得十分生动、逼真。“猎”字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农民们打雪仗的情景,又暗示出他们的心情,也烘托出了大雪纷飞的环境气氛。“心劳催短鬓,忧乐验谁先”,是写农民们的辛劳和心情。“短鬓”即“短鬓苍苍”,“心劳催短鬓”,意思是由于心劳而使头发过早地变得灰白了。“忧乐验谁先”,意思是说,忧愁与快乐的事,究竟谁先出现呢?这是说,农民们在辛勤劳作的时候,不免会想起自己年老多病的处境,因而产生了忧伤的情绪;可是想到国家大事,又不免会兴奋起来。这里所反映的是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最后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感慨。“心劳催短鬓,忧乐验谁先”,是说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然为国家的事情操心操劳;而那些年轻人则无忧无虑,早早就结束了他们的青春时光。这两句诗,既是作者的自况,又是对整个人民的呼吁和希望。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一是描写景物时抓住特点,用比喻等手法加以形象化,如:“猎雪”、“云作近新年”、“银花润早田”等诗句,都通过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景色的新鲜可爱。二是善于抒发感情,尤其是表达思想感情时,既直接而又曲折,不直截了当,而是委婉曲折地表现出来。如:“心劳催短鬓”,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己,实际却是在慨叹天下有志之士的年华被消磨掉了。三是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天气之变,中间四句写雪后之景及农忙之苦,最后四句抒情寄慨。这种写法,使得诗歌的结构显得十分紧凑、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