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冥巉岩石,苍茫远近山。
案书无俗韵,侍女有云鬟。
静省参三教,动沦闭四关。
闲来偶独咏,自笑为开颜。
赋得当户翠峰稠
杳冥巉岩石,苍茫远近山。
案书无俗韵,侍女有云鬟。
静省参三教,动沦闭四关。
闲来偶独咏,自笑为开颜。
注释:
杳冥:幽深,深邃。巉岩:高峻的岩石,也作“巉险”。
苍茫:广阔无边,茫茫一片。无俗韵:不拘泥于世俗的韵律,指不追求形式上的华丽。
侍女:这里是指侍奉主人的女奴或女官。有云鬟:头发盘成云朵形状,形容女子发髻高而美丽。
静省:静思省察,指专心致志地思考。参:体会,体悟。三教:儒、释、道三家。佛教称佛为如来,道教称道祖,儒家称孔丘、孟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里泛指宗教。
动沦:感动沉溺,指被外界所影响。闭:关闭,指受其束缚。四关:佛教用语,指色、声、香、味等感官享受。
闲来偶独咏:空闲时偶然独自吟咏。自笑为开颜:自己觉得开颜,意思是感到高兴,脸上露出了笑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赋得当户翠峰稠”为题,描述了诗人在寂静中独自吟咏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杳冥巉岩石,苍茫远近山。”描绘了一幅幽深的山景画卷,杳冥表示深远,巉岩意味着高峻的岩石,苍茫则形容广阔的视野。这两句通过对山石和远山的描述,营造了一种空灵、宁静的氛围。
“案书无俗韵,侍女有云鬟。”两句转向室内,案上没有俗气的文字,侍女有美丽的长发。这两句话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追求高雅艺术品味的特点,以及对美的追求。
第三句“静省参三教,动沦闭四关。”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静思省察,体会三教之精髓;被外界所影响,被束缚,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真谛的探寻。
“闲来偶独咏,自笑为开颜。”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诗人在闲暇之余偶然独自吟咏,内心感到喜悦,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我表达的满足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以及对于人生的真谛的探寻和对于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