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常轻步,年华去莫从。
古松分远近,老衲自舂容。
问及当时景,犹疑隔岭重。
山高劳脚力,来往遍云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廿载常轻步,年华去莫从。
古松分远近,老衲自舂容。
问及当时景,犹疑隔岭重。
山高劳脚力,来往遍云峰。
《盘山谒陵》是清代诗人袁枚于康熙五十年(1711)春天在前往承德途中经过盘山时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袁枚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政治和社会的关注。
袁枚(1637年5月29日—1716年2月26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私谥“小秃”,世称“随园先生”、“随园老人”。他是乾隆进士,任礼部主事,因触怒权臣和珅而辞官南归,于嘉庆元年(1796年)定居江宁(今南京)。袁枚一生作诗二万余首,现存诗文一万余首,散文七百余篇,纂刻有《小仓山房全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