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降忽在原,在原且临水。
回望玉峰塔,岧峣天半矣。
入影宛波心,上下空明视。
高斋一凭揽,揽景穷其理。
风到自成文,倚吟有若此。
题涵漪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涵漪斋》的赏析
《题涵漪斋》是清代乾隆皇帝弘历所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在这首作品中,诗人通过精细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将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诗中开篇“复降忽在原”,便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邃的自然氛围。接着“在原且临水”的描述,又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水墨画卷——静谧的水面映照着高耸的山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图画。这种对景物细腻入微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进入正文部分,诗人更是通过对“回望玉峰塔”、“入影宛波心”等意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加宏大的视觉空间。他不仅仅是在描绘一座山、一条河或一片景致,更是在通过这些元素来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这种从局部到整体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性,给人以深深的启发和思考。
诗人在结尾处的“风到自成文”一句中,表达了一种超越物我,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并非人人都能达到,但却是诗人在艺术创作中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更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题涵漪斋》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个充满哲理的世界。它让我们明白,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学会从生活中汲取智慧,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生活,感受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