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池出馀土,为山凡几篑。
事半得倍功,轩堂因迥置。
虽无九仞高,颇有横云致。
西峰近在望,映带岚霭气。
既惬昭旷观,兼饶窈窕意。
八伯彼休进,肤寸吾恒思。
崇朝为春霖,利农斯上瑞。
题横云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横云堂
穿池出余土,为山凡几篑。 事半得倍功,轩堂因迥置。
虽无九仞高,颇有横云致。 西峰近在望,映带岚霭气。 既惬昭旷观,兼饶窈窕意。
《题横云堂》是清代弘历所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风景画,诗人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横云堂的壮丽景致,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还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诗的前两句“穿池出余土,为山凡几篑”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建筑者辛勤劳动的成果。诗人通过对水池和土堆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勤劳精神,同时也暗示了大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艺术性,也引发了读者对自然界规律的思考。
“事半得倍功,轩堂因迥置”反映了诗人对于努力与收获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这里的“事半得倍功”意味着付出的努力可能只有预期的一半,但最终却获得了双倍的成效。这不仅是诗人对个人经历的感慨,更是对生活中许多不易察觉但却至关重要的真理的揭示。
诗的第三、四句“虽无九仞高,颇有横云致”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美的不可复制性。虽然横云堂的高度并不高,但它的景色却让人难以忘怀。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自然的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欣赏能力。
“西峰近在望,映带岚霭气”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用“西峰近在望”来形容自己站在高处所能看见的美景,而“映带岚霭气”则表达了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氛围。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所描述的景象,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对横云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启示了读者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