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池出馀土,为山凡几篑。
事半得倍功,轩堂因迥置。
虽无九仞高,颇有横云致。
西峰近在望,映带岚霭气。
既惬昭旷观,兼饶窈窕意。
八伯彼休进,肤寸吾恒思。
崇朝为春霖,利农斯上瑞。

题横云堂

穿池出余土,为山凡几篑。事半得倍功,轩堂因迥置。
虽然无九仞高,颇有横云致。西峰近在望,映带岚霭气。虽未及九仞高,但有横云之壮观。西山近在眼前,云雾缭绕,增添了山的神秘感。

既惬昭旷观,兼饶窈窕意。八伯彼休进,肤寸吾恒思。崇朝为春霖,利农斯上瑞。
既已满足对山水的欣赏,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早晨的春雨滋润大地,对农业有利,这是吉祥的征兆。
注释:

  • 穿池:挖水池,池中有水。
  • 土:指挖出的泥土。
  • 为山:筑成山。
  • 凡:总共。
  • 几(jī)篑:盛土的筐子。篑是古代装土的一种工具,一篑土等于一担土。
  • 事半得倍功:工作的一半时间就能完成双倍的任务。
  • 轩堂:高大的房屋或厅堂。
  • 迥置:远立。
  • 横云:形容山势雄伟,如横卧的云。
  • 西峰:西边的山峰。
  • 霭气:云雾弥漫的景象。
  • 昭旷:明亮空旷。
  • 窈窕:曲折幽深的样子。
  • 八伯:指八个诸侯国。此处泛指四方各国。
  • 肤寸:皮肤一寸。比喻微小。
  • 思:思考,考虑。
  • 崇朝:早上。
  • 春霖:春天降下的细雨。
  • 上瑞:吉利的征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建筑山亭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山亭的建筑过程和周围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例如,“穿池出余土”形象地描绘了挖掘水池的情景;“为山凡几篑”则说明了建造山亭所需材料的多少;“事半得倍功”则表达了在建筑过程中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的意义;“虽无九仞高”与“颇有横云致”则通过对比展示了山亭的高矮和壮丽景色;最后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