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四十景诗 其三十九 曲院风荷

香远风清谁解图,亭亭花底睡双凫。
停桡堤畔饶真赏,那数馀杭西子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圆明园四十景诗 其三十九·曲院风荷》是清代乾隆皇帝弘历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乾隆,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四位皇帝,他执政时期被称为“乾隆盛世”,这一时期的文治武功被后世广为称颂。
  1. 诗文原文
    香远风清谁解图?亭亭花底睡双凫。停桡堤畔饶真赏,那数馀杭西子湖。

  2. 诗意解析

  • 香远风清:形容荷花飘散的香气和微风带来的清新之感。
  • 亭亭花底睡双凫:描绘了荷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仿佛有两只凫雁(水鸟)在花瓣之下安眠。
  • 停桡堤畔饶真赏:形容诗人在停棹于岸边观赏荷花的愉悦心情。
  • 那数馀杭西子湖:暗指杭州西湖,以西湖之美比拟此处之景。
  1. 赏析讨论
  • 乾隆帝的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还隐含了对国家强盛和民族繁荣的自信。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写,乾隆皇帝展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 作为清朝宫廷诗歌的瑰宝之一,《圆明园四十景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和政治理想,其中许多作品都体现了帝王对国家大业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乾隆帝的《圆明园四十景诗·其三十九·曲院风荷》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篇,也是对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一种体现。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乾隆时期的文化背景以及他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和情感寄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