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霜叶斗苍红,读易萧斋烟霭中。
为问轻舟行近远,秋波遥送一帆风。
题周鲲山水
介绍
《题周鲲山水》是清代乾隆帝弘历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而且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诗人的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具体介绍:
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清高宗,即乾隆帝,他在位期间,国力强盛,文化繁荣。《题周鲲山水》的创作背景与乾隆帝的个人经历、审美追求密切相关。乾隆帝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化皇帝,也是一位深谙自然之美的鉴赏家。他通过自己的诗文创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乾隆帝的这种思想也在他的诗歌中得以体现,如《题周鲲山水》中的“读易萧斋烟霭中”一句,就展现了他对道家哲学的领悟和对禅宗意境的追求。
诗歌原文:《题周鲲山水》的原文如下:“云峰霜叶斗苍红,读易萧斋烟霭中。为问轻舟行近远,秋波遥送一帆风。”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每一句都充满了画面感和动态美。首联“云峰霜叶斗苍红”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自然画卷,云峰之上,霜叶竞相斗艳,呈现出一种苍劲有力的姿态。颔联“读易萧斋烟霭中”则转入室内,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颈联“为问轻舟行近远”,以轻松的笔触勾勒出江面上船只行踪的遥远,展现出诗人对远方的无限遐想。尾联“秋波遥送一帆风”,则是诗人情感的抒发,秋天的江水仿佛也在向诗人挥手送别,增添了一份诗意和哲思。
艺术特点: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五言律诗形式,结构严谨,音韵和谐。诗人通过对云峰、霜叶、轻舟等自然元素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哲理思考。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世界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不仅让读者能够欣赏到美的享受,更能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此外,诗人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富有音乐感和画面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享受。
哲理意义:除了艺术价值,《题周鲲山水》还具有深远的哲理意义。诗中“云峰霜叶斗苍红”一句,不仅描述了景色的美丽,更是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无常和变幻。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难料的深刻感悟。同时,“读易萧斋烟霭中”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道法自然的理解和追求。这表明,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试图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题周鲲山水》作为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哲理意义的诗歌,不仅展示了乾隆帝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沉的哲理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