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题含青斋

孟秋荏苒仲秋临,一瞬堪因视古今。
延步不妨乘候爽,到斋偏喜对山深。
蝶如恋影长依卉,鹿已闻声尚隐林。
恰见遥峰红几点,翻兴尔许惜青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含青斋》是清代乾隆皇帝弘历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于1735年即位,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编撰《四库全书》。他在康乾盛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后世尊称为“乾隆盛世”。
  • 文学成就: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乾隆帝的作品广泛流传,其中《题含青斋》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1. 作品原文
  • 《题含青斋》的原文如下所展示:
    精舍日含青,朴断梵宫侧。昔岁与之额,即今了不隔。
    细绎两字义,难分主与客。谓斋含乎青,四围绕山色。谓青含乎斋,舍斋青莫得。
    万法率如斯,立字安名惑。而我方循名,其失远什百。
    山庄乃同称,静观在咫尺。
  • 通过阅读原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文字意义的深刻理解。
  1. 作品鉴赏
  • 意境深远:《题含青斋》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通过对“精舍”和“青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内心世界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理想追求。诗句中的“四围绕山色”与“舍斋青莫得”不仅形象地展现了环境的幽静,也隐喻了内心的平和。
  • 文字游戏:此诗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语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例如,“谓斋含乎青,四围绕山色”中,“斋”既是建筑的名字,又是“心斋”的象征,体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同时,诗句中的“山庄”并非指真实的山庄,而是指心灵的所在,这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1. 历史背景
  • 社会环境:在清朝康乾时期,文化事业得到了空前繁荣的发展。乾隆帝本人不仅在政治和文化上有所建树,还注重文学艺术的创作与传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题含青斋》的创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文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简洁明快:《题含青斋》语言简练明快,没有复杂的修辞和华丽的辞藻,却能够直击人心。通过简单的语句,传达出深刻的思想感情,这种简约而不失深意的艺术风格值得后人学习和欣赏。
  1. 文化意义
  • 审美追求:诗中的自然景观不仅是美的展现,也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高度认识和崇尚。
  • 哲学思考: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述自然景观引发对人生和哲理的思考。诗中的“万法率如斯”表达了对万事万物相通的理解,以及在纷扰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题含青斋》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画,一次心灵的旅行。它不仅展示了乾隆帝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