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赏室

爱向山深处搆居,山深处趣试言诸。
云容峰态静无比,月夕花朝赏有馀。
坐席寻常都集妙,启窗端是为延虚。
将迎内外胥教泯,语著程家定性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静赏室》是清代诗人弘历(乾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静谧的环境中欣赏自然美景的感受。下面对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 寻胜盘荦峃,造极辟林薮。
  • 契妙不出庭,纳约原于牖。
  • 造物无尽藏,所遇随人取。
  • 既静本非寂,曰赏夫何有。
  1. 诗歌翻译
  • 寻找美好的景色,探索最高峰的幽深之处。
  • 领悟到美好并非超出自然的法则,而是存在于自然的法则之中。
  • 大自然拥有无穷无尽的宝藏,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来源于大自然。
  • 既然宁静本身并非寂静,那么欣赏自然又有什么困难呢?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感受。
  •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思考,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 诗中的“静赏”二字,不仅是对静态美的描述,更是对心灵境界的追求。
  1. 写作背景
  • 《静赏室》的创作时间是在清朝乾隆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们崇尚自然,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
  • 作为一位皇帝,乾隆本人也有着深厚的文学造诣,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1. 作品特点
  • 《静赏室》在艺术表现上采用了简洁明快的五言律诗形式,使得整首作品读起来流畅而富有韵律感。
  • 在语言上,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云容峰态”、“月夕花朝”,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美的境界。
  1. 影响与评价
  • 《静赏室》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后人广为传颂。
  • 在文学史上,这首诗被视为清代诗歌的代表之作之一,反映了清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追求。

《静赏室》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展示自然之美的艺术画卷。它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风景图,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