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园新春即景

于无停处识常停,试看生蓂与落蓂。
背日冰光难恋白,向阳草色已含青。
宁夸池馆消闲暇,雅喜诗书悦性灵。
春意昌昌知几许,最宜玩是未全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御园新春即景》是清代诗人乾隆(爱新觉罗·弘历)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御园新春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清朝乾隆时期的宫廷生活和文化氛围。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介绍
  •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他的统治时期对清朝的文化艺术和疆域扩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乾隆皇帝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还注重文学艺术的发展。
  1. 诗歌原文
    于无停处识常停,试看生蓂与落蓂。
    背日冰光难恋白,向阳草色已含青。
    宁誇池馆消閒暇,雅喜诗书悦性灵。
    春意昌昌知几许,最宜玩是未全形。

  2. 诗意解析

  • 于无停处识常停:表达了诗人对永恒不变事物的认知,如同四季更迭,春去秋来,循环往复,却始终如一。
  • 试看生蓂与落蓂:比喻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以及新生事物的希望和期待。
  • 背日冰光难恋白:反映了冬天的景象,阳光下冰雪反射出的冷色调,难以让人留恋。
  • 向阳草色已含青: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植物由黄转绿的生长过程,象征着生命力的觉醒和复苏。
  • 宁誇池馆消閒暇:表达了对于清静悠闲生活的向往,即使身处繁华之中也不忘初心。
  • 雅喜诗书悦性灵:体现了文人对文化的追求和热爱,通过阅读和写作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 春意昌昌知几许:形容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御园,生机勃勃。
  • 最宜玩是未全形:意味着春天的美好在于它的不完美和多样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欣赏和体验。

《御园新春即景》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清代乾隆时期宫廷生活和文化风貌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能够领略到清代诗人的艺术才华,也能够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社会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