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停处识常停,试看生蓂与落蓂。
背日冰光难恋白,向阳草色已含青。
宁夸池馆消闲暇,雅喜诗书悦性灵。
春意昌昌知几许,最宜玩是未全形。
【注释】
于无停:即“于无尽处”,意谓无穷无尽。
生蓂(míng):指初生的草芽,因形似新月而名。
落蓂(míng):指凋落的草芽,亦因形似新月而名。
背日: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背阳:阳光照到的地方。
冰光:冰雪反射的光。
向阳:阳光照射的方向。
消闲暇:消磨掉闲暇时间。
雅喜:非常喜爱。
昌昌:兴旺、繁荣的样子。
玩是:玩弄。未全形:指未成形的事物。
【赏析】
此诗以咏物起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热爱,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
首联:“于无停处识常停,试看生蓂与落蓂”。
意思是,我们总是在不断变化中看到恒久不变的事物,就像我们总能从不断变化的生活中看到规律一样。这里的“无停处”指的是永恒的世界,即宇宙。“生”和“落”是指新生事物和旧事物交替出现的状态,也就是生命循环的过程。“常停”则是指这种循环状态中的恒定性,意味着无论生还是死,都是宇宙万物不可逃避的命运。因此,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揭示了生命的普遍规律和宇宙的无限循环。
颔联:“背日冰光难恋白,向阳草色已含青”。
这是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冰雪反射出的光芒是冷白色的,而当太阳斜射时,冰雪反射出的光线会变得暖黄色。所以诗人说,无论是背阳还是向阳,冰雪的颜色都有所不同。同时,阳光能够使绿色植物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而没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则显得单调乏味。这里,诗人通过对比两种不同光照下的自然景观,进一步强调了生命力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颈联:“宁夸池馆消闲暇,雅喜诗书悦性灵”。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学问的追求。诗人认为,虽然人们可能会嘲笑那些追求安逸的生活和消遣的人们,但是真正有品味的人却非常喜欢这样的生活。他们享受阅读诗歌的乐趣,以此来陶冶自己的情操。这里,诗人用了一种反问的方式,强调了自己对于悠闲生活和文学艺术的热爱,并呼吁更多的人去追求这样的生活。
尾联:“春意昌昌知几许,最宜玩是未全形。”
最后两句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他认为春天的景象是最美好的,因为春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而最能体现春天美景的就是那些刚刚生长出来但尚未完全成熟的事物,因为它们充满了生机和希望。因此,诗人建议我们应该珍惜这些还未完全形成的美好事物,因为它们是我们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