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元宵渐度全,西楼惠远炬重燃。
今朝例举东山客,大宛谁知北谷仙。
玉树尚馀延喜玉,钱家那藉买灯钱。
却欣节事酬将罢,明日摛词有静缘。

【诗句释义】

燕九日作:指在重阳节时作诗。燕,地名,这里指诗人的家乡;九日节,古代以重阳节为登高远望的日子,人们会登山赏菊。作,写。

历历元宵渐度全: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又称灯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家家户户点灯庆祝。历历,清晰可见。元宵渐度全,意味着元宵节渐渐过去。

西楼惠远炬重燃:西楼,指某处有西楼的高楼,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酒楼或亭台;惠远,可能是某人的号;炬,火炬;重燃,再次点燃。

今朝例举东山客:今朝,今天;例举,按惯例、习惯行事;东山客,指隐居于东山的人;这里指重阳节登高赏菊的人。

大宛谁知北谷仙:大宛,汉代西域国家名,今新疆地区。北谷,即北方山谷。仙,仙人。这里指的是隐居者。谁知道他们就是北谷的仙人。

玉树尚馀延喜玉:玉树,美玉般高大挺拔的树木;延喜玉,延续喜庆之意,指美好事物得以延续;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依然存在。

钱家那藉买灯钱:钱家,指有钱的人。借,借取;藉,借;买灯钱,购买灯笼的费用。这里指的是花钱购买灯具。

却欣节事酬将罢:却欣,感到高兴、喜悦;节事,节日活动;酬将罢,酬谢即将结束;这里表示节日活动即将结束,令人感到欣喜。

明日摛词有静缘:摛词,文采斐然,才华横溢;有静缘,有安静的缘分;明天(指明天将要发生的)将会有文才横溢、才华出众的事情发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所作,通过对节日活动的描写和对隐居者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赞赏之情。

诗歌开篇即点明了“燕九日作”,说明这是一次在九日节时创作的诗歌。九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人们登高赏菊、饮宴赏月的重要时刻。诗人通过“历历元宵渐度全”的描绘,表达了节日活动逐渐结束的情景。接着,“西楼惠远炬重燃”一句,又为我们描绘出节日活动中的一种情景——人们在西楼之上燃起了火炬,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今朝例举东山客,大宛谁知北谷仙”,则是对节日活动的另一种描绘。这里的“东山客”指的是那些在节日期间登高赏菊的人们,而“北谷仙”则是指那些隐居于北方山谷的仙人。诗人通过对这两种不同人群的描述,展现了节日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最后两句“玉树尚馀延喜玉,钱家那藉买灯钱”中,诗人进一步展开了对节日活动的描绘。这里的“玉树”,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人物;而“延喜玉”,则寓意着美好事物的延续。而“钱家那藉买灯钱”,则形象地描绘了节日期间人们的购物场景,暗示着节日的热闹与繁华。

最后两句“却欣节事酬将罢,明日摛词有静缘”,则是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明天将要发生的美好事情的期待和祝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节日活动的场景和人物,以及对隐居者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赞赏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