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青榭

不雕朴榭水云隈,户牖空明向远开。
北渚碧波那流去,西山翠色自浮来。
爱看入镜高低影,底论为舟大小材。
似此最佳终岁里,无过一至笑忙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浮青榭》是一首由清朝乾隆时期的诗人弘历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弘历,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世宗的第四个儿子,雍正十一年封为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即位为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巩固政权并扩展疆域。他的统治被后人评价为“文治武功”,在文化和艺术方面的贡献也颇为显著。

  2. 诗词原文

  • 不雕朴榭水云隈,户牖空明向远开。
  • 北渚碧波那流去,西山翠色自浮来。
  • 爱看入镜高低影,底论为舟大小材。
  • 似此最佳终岁里,无过一至笑忙哉。
  1. 诗词赏析
  • 诗中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 “不雕朴榭水云隈”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朴素、自然的居住环境的向往。
  • “北渚碧波那流去,西山翠色自浮来”则描绘了一幅西山景色随着时间流转而变化的画卷,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永恒不变的美的赞赏。
  • “爱看入镜高低影,底论为舟大小材”反映了诗人对于细节的关注和对事物本质的思考。
  • 最后两句“似此最佳终岁里,无过一至笑忙哉”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俗世的生活态度,强调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理念。

《浮青榭》不仅作为一首诗歌,其背后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和谐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