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雕朴榭水云隈,户牖空明向远开。
北渚碧波那流去,西山翠色自浮来。
爱看入镜高低影,底论为舟大小材。
似此最佳终岁里,无过一至笑忙哉。
注释:不雕琢的朴素的亭台水边,窗户明亮面向远方敞开。北岸碧波哪里流去,西山翠色自行飘来。喜欢看镜子里高低影子,何必争论船的大小材料。像这种最好的地方每年,没有超过一次笑忙。
赏析:诗人以“浮青榭”为题,描绘了一幅静美的自然风光画面,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首联“不雕朴榭水云隈”,写亭台的朴素之美。这四个字,既形容出亭子的外观,又表达了诗人对亭子内涵的理解。“浮青榭”中的“浮青”二字,用来形容亭子的颜色,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而“榭”字,则点出了这个亭子的位置是在水边的。整个诗句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画面。
颔联“北渚碧波那流去,西山翠色自浮来。”诗人将目光投向了北岸和西山,用“碧波”和“翠色”两个词语,生动地描绘出湖面和山林的美丽景色。其中,“那流去”和“自浮来”分别表达了北岸碧波的动态美和西山翠色的静态美,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颈联“爱看入镜高低影,底论为舟大小材。”诗人进一步展开了对亭子周边环境的描绘。“入镜高低影”指的是亭子在湖面上投下的影子随着湖水流动而不断发生变化,给人一种动态的美;而“为舟大小材”则是说小船在水中航行时,其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但无论大小和形状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它行驶的速度。这两个比喻句,既展示了亭子的周围环境之美,又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赏之情。
尾联“似此最佳终岁里,无过一至笑忙哉。”诗人以“笑忙哉”三字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向往之情。这里的“笑忙哉”既可以理解为对自己忙碌生活的调侃,也可以理解为对自己能够欣赏到如此美景而感到欣慰和自豪。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