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翠林峦万态奇,高楼座每向窗移。
西山爽气在襟袖,南渚澄波映目眉。
蝉始曳声风助响,荷将吐色露生姿。
可知揽景撷芳处,总是对时育物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时,要通读全诗,理解每句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作答。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所以答题时要按照原诗的格式来作答,即“题目”在前,“释义”“译文”在后。“赏析”部分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答案】
题目:《题撷翠楼》
一翠林峦万态奇,高楼座每向窗移。
西山爽气在襟袖,南渚澄波映目眉。
蝉始曳声风助响,荷将吐色露生姿。
可知揽景撷芳处,总是对时育物时。
译文:
层层翠绿的树林中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景象层出不穷,我登高远望,看到远处的楼阁都随着我的眼而移动。
西山的凉风拂面,清凉舒爽,使人感到舒适惬意,南面的水波荡漾着清澈明亮的湖水,仿佛是美人的秀眉。
蝉儿开始叫唤,声音随风而来,与湖上的荷花相呼应,荷花张开花瓣吐露芳香,令人陶醉。
我知道,这里是可以欣赏美景的地方,也是可以培育万物生长的好地方啊!
赏析:
首联写登高所见之景。“一翠林峦万态奇”,“一”字点出所观之景物为一,而“翠林峦”、“万态”则说明所观之景物为多,且各具特色;“奇”,则说明所观之景物为美。这两句总起下文对景物之描写。“高楼座每向窗移”,诗人登上高楼,举目四望,只见青山叠翠,绿树葱茏,楼台亭阁错落有致,层层叠叠地向着窗户移去,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在眼前。“向窗移”,不仅写出了山势的连绵,也写出了诗人对这美好风光的喜爱之情。
颔联写西山爽气和澄澈的湖面之美。“西山爽气在襟袖,南渚澄波映目眉。”诗人站在高处向下俯瞰,只见那清凉的空气似乎还夹带着西山爽气,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而那南边的水清波碧,犹如美女的明眸皓齿,映入诗人的眼帘。这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西山爽气的清凉和南渚水波的明净。
颈联写蝉鸣和荷花吐露芬芳之美景。“蝉始曳声风助响,荷将吐色露生姿。”诗人此时耳听蝉鸣声声,似是在风中摇曳着,与那水中荷叶的清香相互呼应。而荷花刚刚开放,就吐出了芬芳的气息,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尾联写诗人对这美好风光的喜爱之情。“可知揽景撷芳处,总是对时育物时。”诗人知道,这样的美景正是他可以欣赏和品味的地方。这里的景色既美丽又迷人,它既能让人赏心悦目,又能让人身心愉悦,更有利于人们修身养性,培育万物生长。因此,诗人对这美景充满了喜爱之情,同时也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